企業永續
企業永續管理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

一、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本公司遵循ESG政策的願景與使命,於104年起以財務部為本公司推動永續發展兼職單位,112年改為「磐亞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為公司最高層級的永續發展決策中心,由董事長擔任召集人,永續發展小組擔任上下整合、橫向串聯的跨部門溝通平台。

負責定期與各單位永續發展指定人員討論相關事宜,經由會議,辨識攸關公司營運與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永續議題,擬定對應策略與工作方針,並編妥永續報告書後提董事會報告(一年至少一次),董事會在需要時敦促小組進行調整。

二、發展永續環境

(一) 以電子簽核取代紙本簽核,積極推動表單無紙化。

(二) 公司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之情形:

  1. 每季一次現場設施揮發性有機物逸散進行全廠定期檢測。
  2. 每年一次針對現場設施及污染源排放口進行定期檢測監控污染排放情況。
  3. 全廠架設38組環境污染物濃度監測管理系統,預知工作場所環境污染狀況,即時應變。
  4. 每月一次以上定期清理廠內廢棄物並交合格之處理廠商進行妥善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5. 每年二次進行現場工作環境品質濃度檢測。

(三) 環境管理專責單位,為公司之管理部及工廠之工安課。

(四) 因應區域環境變化及配合主管機關政策執行現場操作污染排放管制。

訂定室內冷氣使用溫度管理策略,避免不必要之電力浪費。

配合主管機關政策,逐步進行工廠區製程溫室氣體盤查作業、節能減碳活動。

視四時節令,使用自動偵測裝置調整工廠區補助燈光使用時間。

三、維護社會公益

(一) 本公司遵守相關勞動法規,保障員工之合法權益,以雙向溝通方式管理員工。

(二) 公司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之情形:

  1. 針對列管之危險性機械設備每年定期進行一次全面性安全檢查及測試。
  2. 訂定工作安全安全防護具使用規則使勞工防護具正確佩帶,保護員工安全,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工安教育訓練。
  3. 每年一次勞工定期健康檢查。

(三) 本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和決策,均可由內部網站獲得資訊或表達意見。同時,定期召開會議,使得勞資雙方可直接作有效溝通。

(四) 公司訂定客訴處理作業辦法,並有暢通之消費者申訴管道及完善之售後服務。

(五) 本公司將注意供應商提供商品之節能減碳功能,提升企業社會責任。

(六) 年度對工廠臨近社區之回饋金請參閱社會參與資訊。

四、加強資訊揭露

於本公司網站揭露對於社區之貢獻及活動參與。

五、  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1. 本揭露資料涵蓋公司於112年1月至112年12月間之永續發展績效表現,風險評估邊界以本公司為主,包含高雄工廠。
  2. 依據永續報告書之重大性原則進行分析,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並透過檢視整合各部門評估資料,據以評估具重大性之ESG議題,並提出應對相關風險策略。
  3. 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如下:

重大議題

風險評估項目

說明

環境

環境衝擊與管理

  1. 本公司經由執行製程安全管理與制度化的管理循環,有效降低汙染的排放與對環境所造成衝擊。
  2. 採行汙染防治措施,裝設連續監測系統,檢測操作數值,致力減緩空氣汙染對環境的危害。
  3. 對廢水排放水質進行即時檢測,確保排放水質符合主管機關規範。
  4. 妥善辦理廢棄物分類管理,有再利用或有價廢棄物透過內部聯繫及回收商訪查,再行回收利用,朝低排放努力。
  5. 無再利用價值之廢棄物則委託合格清除處理廠商進行清運及處理,並列管申報追蹤。
  6. 年度規劃內部稽核計畫,針對本公司須遵循各相關環境法規之合規情形,並稽查各作業流程已符合規定。

社會

職業安全

  1. 112年無員工職業傷害事件且無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罰單。
  2. 廠區通過「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系統」年度驗證重評。
  3. 定期舉行消防演練和工安教育訓練,培養員工緊急應變和自我安全管理能力。

產品安全

  1. 原物料採購到產品銷售各個階段,對客戶健康及安全相當重視,持續改善生產流程,並配合市場趨勢及下游客戶之需求,朝向生產無毒性、對環境友善及綠色能源產品等發展趨勢。
  2. 生產銷售的產品規格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項,均列於規格物性表及安全資料表(SDS),使客戶瞭解安全的使用方法,並列有諮詢專線,盡全力協助客戶取得需求資訊。所有產品標示100%符合相關法規。

公司治理

社會經濟與法令遵循

     透過治理組織及落實內部控制機制,確保本公司所有人員及作業確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

強化董事職能

  1. 為董事規劃相關進修議題,每年提供董事最新法規、制度發展與政策。
  2. 為董事投保董事責任險,保障其受到訴訟或求償之情形。

利害關係人溝通

  1. 為避免利害關係人與本公司立場不同,造成誤解引起經營或訴訟風險,本公司每年分析重要利害關係人與其關心之重要議題。
  2. 提供溝通管道,減少對立與誤解。設投資人專區,由發言人或專人處理並回應。

 

登入
關閉